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走进栾川 “豫”见蕙兰 小小兰花如何长成“亿元产业”?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自古以来,兰花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在河南栾川,蕙兰这一风雅之物从山野走向厅堂,开出了致富之花。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栾川蕙兰文化产业园,探寻小小兰花如何长成“亿元产业”。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山野到厅堂:“栾川蕙兰”远销海内外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蕙兰是我国栽培最久和最普及的兰花之一,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栾川县独特的气候、地形及土壤条件,使这里的蕙兰多生“奇花异草”。在产业园的种植大棚中,记者看到,蕙兰兰叶葳蕤纤长、千变万化,每一株都各具特色。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据了解,栾川种植蕙兰已有上百年历史,特别是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围绕名品蕙兰培育,当地形成了一大批蕙兰种植专业户。经过几十年的沉淀积累,2021年“栾川蕙兰”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现在,蕙兰已经在这里形成产业,产业园也成为全国重要的蕙兰集散地。“栾川蕙兰”走向世界,已远销国内18个省份及日本、韩国等海外地区,年交易额突破3.5亿元

散乱到集约:蕙兰产业进入良性循环

蕙兰在栾川的种植历史悠久,基础好,但过往都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凭的是经验、悟性,靠的是运气。为了实现蕙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开始推进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

然而,不少种植大户有了疑虑。“刚开始,种植大户认为规模化种植,打破了‘物以稀为贵’,影响了自己的收益。”栾川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次产业发展探讨,大家认识到,单打独斗形不成产业;而且野生蕙兰已被禁止采挖,品类的发展一定要靠产业发展来赋能。

随着产业园落地,栾川蕙兰产业进入良性循环。在种植培育区,标准化种植大棚鳞次栉比,超20万盆蕙兰在茁壮生长、摇曳生香。

单一到融合:蕙兰开出“美丽经济”

依托蕙兰特色资源,蕙兰产业园不仅进行种植培育,还与展示交易、文化传承、科研保护相融合,未来,还将继续发展民宿餐饮、农旅融合等业态。园区自建设以来,带动3000余户年增收约20万元。当地还延伸产业链条,开发了兰香精油、蕙兰茶等精深加工产品;同时推广寄养代卖、入股分红、质料加工、电商直播4种联农模式,带动更多群众从产业发展中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科研团队开展了诱导蕙兰试管开花研究,极大缩短了蕙兰育种周期。据介绍,在自然状态下,蕙兰开花需要幼苗生长3到5年,育种周期长。科研人员通过一定浓度的叠氮化钠诱导蕙兰提前开花,将开花时间缩短至3到5个月。

如今,“栾川蕙兰”已成为一张亮丽名片。从山野到厅堂、从散乱到集约、从单一到融合,小小蕙兰成长为大产业,高质量发展让“美丽经济”在栾川绽放。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央视记者 孟浩)

相关阅读

  • 伪造红头文件,国安部出手!

  • admin国内
  • 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有不法分子伪造国家安全部等机关单位红头文件,以参与化学品“Sb2O7Hg2”(俗称“红汞”)交易可获利为名,精心编织骗局,诓骗群众钱财。近日,国家安全机关会同相关部门破获一起“红汞骗局”案,现将骗术细节公之于众,提醒广大民众增强防范意识,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 今年前九个月 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14.4万件次

  • admin国内
  • 2025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14.4万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99.6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97.6万件。立案78.9万件,其中立案省部级干部90人、厅局级干部3704人、县处级干部3.1万人、乡科级干部10.6万人;立案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7.2万人。处分67.7万人,其中党纪处分50.2万人、政务处分22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41人,厅局级干部2953人,县处级干部2.4万人,乡科级干部8.4万人,一般干部9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47.6万人。
  • 重阳节,这份老年健康指南请收藏

  • admin国内
  • 如何延缓肢体衰老?本报记者  王云娜步入老年阶段,不少人感到腰酸背痛腿抽筋,还会出现动作变慢等情况。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任吴文介绍:“这些都是肢体功能下滑的信号,如果忽视会加速衰退。”吴文说,虽然生理衰老不可逆,但功能衰退可延缓。老年人增强保养意识,通过健康管理、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延缓肢体衰老,提升肢体健康。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