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地方两会观察丨夯实经济增长的硬支撑——从地方两会看稳投资发力点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北京1月21日电 题:夯实经济增长的硬支撑——从地方两会看稳投资发力点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记者严赋憬、郭敬丹、农冠斌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在扩内需、促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提高投资效益”。连日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记者梳理发现,从用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重”)政策到优化投资结构、激发投资活力,各地纷纷发力稳投资。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用好“两重”政策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1月16日,随着6号机组顺利通过试运行,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全面投产发电。

新年新动向,辽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明确抓住“两重”建设机遇,深入实施15项重大工程,同时加快推进300个省级重大项目、600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

2024年,全国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两重”政策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着眼稳投资、扩内需,多地部署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用好国家政策,推进重大项目落地。

上海明确实施、储备一批“两重”建设项目,用好增发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400亿元;河北将加强“两重”“十五五”等重大项目前瞻谋划,最大限度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政府专项债……

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沙坪坝区发展改革委主任邓舒洪表示,投资是发展经济的硬支撑,2025年沙坪坝区已确定实施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将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速推动在建项目,谋划一批“补短板、增后劲、管长远”的重点项目。

山西省政协常委、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郭颖认为,地方在承接国家重要政策时,要从长远角度做好统一谋划,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合理布局、精准设置项目,并在项目落地后做好后续运营保障,以尽可能充分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

优化投资结构 推进高质量发展

703个省重点建设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56%——从项目投向领域看,2025年河北新兴产业投资导向明晰。

近年来,河北正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带动产业升级。以邢台为例,河北省人大代表、邢台市委书记杨猛表示,2024年全市引进单体投资超20亿元新能源装备项目8个,为近年之最。今年将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与资产配置,推动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规模。

投资在短期体现为需求,在中长期体现为供给。各地着眼补短板、调结构,有效益的投资持续扩大,不断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优质供给。

北京将加快6G实验室和6G创新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海南规模部署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山西将加大智算资源供给,建设算力监测调度平台,打造全国算力高地……

山西省人大代表、晋城市市长薛明耀说,晋城已明确2025年着力推动钢铁、化工、冶铸、装备制造等行业“智改数转网联”,加快建设“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先行区”,不断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在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低空经济成为推动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海南省政协委员、中国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胡清群认为,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通用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展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在海南落地生根。

激活民间投资 提振发展信心

民间投资是提升投资质量、增强投资活力的关键力量。面对民间投资增长承压,多地在部署2025年工作时出台举措,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形成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食品、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产业集群,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1.5%……2024年,广西民营经济发展颇具亮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等政策。

广西政协常委、广西工商联副主席柯雪利说,建议规定政策兑现时限,优化政策兑现流程,并加强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用地用海、环评等要素保障,充分发挥政策对民营企业的激励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不少地方都提出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虹口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章冀龙认为,在探索合作模式时,应该明确各方职责定位。政府作为发起者,应监督整个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过程。社会资本需承担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推动项目高效、可持续发展。

推动改革措施落地、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是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增强民间投资活力的必要举措。

北京将发挥好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的机制作用;黑龙江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福建将持续推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改革……

参加地方两会的民营企业家纷纷表示,看到各级政府支持民营经济的力度与决心,民营企业发展的底气更足,投资的信心也更强了,将瞄准高质量发展方向奋发努力不动摇。

相关阅读

  • 申遗成功!西夏陵成世界级文化品牌,彰显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 admin国内
  •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茜 刘明】近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项目“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60项。西夏陵是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完整的考古遗存,直接为中国历史上延续近200年的西夏王朝及其君主世系提供不可替代的见证作用,实证了西夏王朝在丝绸之路上的中继枢纽地位。西夏陵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见证,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 香港跻身全球最佳留学城市前20,港媒:打造“国际留学枢纽”卓有成效

  • admin国内
  •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杨伟民】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推出一系列措施,大力在全球推广“留学香港”品牌,渐见成效。国际高等教育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近日公布2026年最佳留学城市排名,在全球150个参评城市和地区中,香港由去年的第22位上升5位,排名全球第17位,再度跻身全球前20最佳留学城市之列。
  • 中央气象台7月17日06时继续发布热带低压预报

  • admin国内
  • 中央气象台7月17日06时继续发布热带低压预报: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低压中心今天(17日)早晨5点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约720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纬14.5度、东经127.7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0百帕。
  • 在香港书展品读“餐桌哲学”,探讨文字背后的生活态度

  • admin国内
  •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香港书展7月16日开幕,一连7天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今年书展的主题是“饮食文化·未来生活”,鼓励香港市民阅读各式各样与饮食相关的书籍,探讨文字背后的文化风情、生活态度等。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