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文化中国行)“藏族民歌弹唱故里”甘肃玛曲的“老歌新唱”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兰州3月15日电 题:“藏族民歌弹唱故里”【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玛曲的“老歌新唱”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记者 丁思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阿克班玛耶,你是展翅翱翔的雄鹰,飞向云端是蓝天的荣耀……”即便在周末,只要有喜爱弹唱的学生找到加措,他就会抱起心爱的龙头琴,与孩子们即兴演奏。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现年43岁的加措是【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寄宿制藏族小学的藏语文教师,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龙头琴弹唱的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已经坚持教孩子们弹唱二十载。

玛曲的纯牧业生产生活方式孕育出诸如藏族民歌弹唱、格萨尔说唱、牛角琴演奏、藏鹰笛演奏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玛曲因此被誉为“藏族民歌弹唱故里”。

玛曲藏族民歌弹唱是指藏族牧人自弹自唱、即兴填词的独特表演形式,以龙头琴和曼陀铃为主要伴奏乐器,弹唱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多样,演出场地随意。在艺人的引领下,众多牧民自学弹唱。

加措说:“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玛曲草原上,每日守在收音机旁定时收听华尔贡和德白(藏族著名弹唱歌手)老师的曲目,几乎是牧区玛曲人的日常。”而后录音机、磁带出现,乐器不断更新,加措边听边学,并多次向优秀歌手请教。

从西北民族大学毕业后,2005年,加措成为玛曲县的一名教师。课后,他会在学校空地弹唱,引得学生们好奇围观。就这样,一个十几人组成的弹唱小组应运而生。

近年来,玛曲县多所学校开展了音乐、体育、美术等多样化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往自发组建的兴趣小组发展成校内初具规模的社团。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记者近日探访玛曲县寄宿制藏族小学弹唱社团活动,未进教室,已听到室内传出的欢快琴声和笑声。

教室的墙面四周挂满了乐器,墙上贴有加措带领学生前往各地演出、录音的照片以及优秀毕业生的简介。让加措欣慰的是,曾在弹唱社团短暂学习的学生中,有的成长为知名歌手并曾前往海外交流演出,有的成为高校教师致力于钻研弹唱传承与创新。

目前,加措正在整理藏族民间弹唱歌词,使其通俗化,便于学生学习。“玛曲的弹唱明星很多,但传承的工作也需要有人做。”加措说,他将继续坚持教孩子们弹琴唱歌,并尝试加入吉他、架子鼓等现代乐器,改编曲目,让传统藏族民歌唱出新声。

据玛曲县文化馆介绍,近年来,该馆已对60多项非遗进行数字化整理展示,其中便包括龙头琴弹唱、叙述歌。文化馆还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走进非遗保护中心、非遗传习所,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传统民间艺术,加入保护、传承、弘扬非遗的队伍。(完)

相关阅读

  • 王毅人民日报撰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admin国内
  • 原标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宏阔视野和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我们要深刻领悟、全面贯彻《建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引领,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光辉旗帜,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有利外部环境,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 台风黄色预警:“海鸥”今晨已移入南海 最强可达强台风级

  • admin国内
  • 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已于今天(5日)早晨移入南海,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越南嘉莱省归仁市东偏南方向约1130公里的南海东南部海面,就是北纬11.5度、东经119.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250—33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20—15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50公里。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