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人脸信息泄露可能导致“被贷款”等问题!“刷脸”要守好安全防线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刷脸解锁、刷脸支付、刷脸进小区……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作和生活场景,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社会运行效率。然而,当“刷脸”成为生活常态,一些“强制刷脸”“无感抓拍”等不当使用乱象以及人脸识别数据滥用等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应当引起重视和警惕。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人脸识别数据被“强制”收集。日常生活中,部分场景强制要求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验证方式,被“刷脸”或强制“刷脸”认证情况屡见不鲜。个别商家、机构违反个人信息必要原则,过度收集人脸识别数据,甚至通过强迫、捆绑方式收集人脸识别数据,明显超出正常使用需要,导致个人信息存在违法违规收集风险。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人脸图像被不当存储和传输。人脸图像包含丰富的信息,尤其是高精度图像可能包含虹膜、唇纹等相关信息。因此,非必要存储、传输人脸图像有较高安全风险。特别是如将人脸识别数据与个人身份等敏感个人信息关联存储,还可以关联个人行为和交往规律,重构特定目标的“关系网”,进而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人脸识别数据被非法使用。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部分个人信息处理者所持人脸信息呈指数式增长,因人脸信息等身份信息泄露导致“被贷款”“被诈骗”等问题时有发生。例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窃取人脸信息,冒充用户身份进行账户注册、实名认证、刷脸支付以及网络贷款,导致受骗者财产损失;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将非法获取的人脸信息用于洗钱、涉黑等违法犯罪活动,导致用户被无辜卷入,给个人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带来损失。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人脸信息暗藏身份密码,非法使用触碰的是法律红线。人脸信息安全关系数据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构建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

——强化法治规范。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我国网络数据安全,以及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内的网络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作为上述法律、行政法规的关键配套制度,明确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边界、使用规则,是对上位法中关于个人信息处理原则的具体细化落实,增强了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有利于保障新技术合规应用,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强化技术防范。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定期对人脸识别系统进行安防检查,采用防火墙、入侵测试系统、入侵防御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保护人脸识别系统免受网络攻击。数据采集要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仅采集实现特定目的所必需的人脸数据,避免过度采集,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采集到的人脸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且对不再需要的人脸数据及时清理和删除,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强化自我防范。个人应提高对人脸识别技术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谨记“非必要不提供”原则,除了必要人脸认证之外,在授权使用面部识别前应确保其用途、范围以及信息保护措施,核准正规网络平台和软件,减少个人人脸信息泄露风险。如发现个人人脸信息被非法使用,应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央视记者 宋琎)

相关阅读

  • 受降雪天气影响 甘肃多条高速公路临时交通管制

  • admin国内
  • 记者从甘肃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了解到,截至今天(11月7日)8时,受降雪天气影响,当地公安交警部门暂对G3011柳格高速阿克塞南、当金山北收费站入口所有车辆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受路面结冰影响,暂对G30连霍高速古浪南、古浪北收费站入口往兰州方向所有车辆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对G30连霍高速天祝、乌鞘岭收费站入口往武威方向的三轴及三轴以下车辆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并在天祝收费站主线对往武威方向的车辆采取分流措施。
  • 奋进“十五五”|以改革之力打开发展新天地

  • admin国内
  • 制图:彭章霞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纵览“十五五”规划建议,“改革”二字占有重要分量。规划建议明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是一大主要目标。
  • 兰州市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 admin国内
  • 兰州市气象台2025年11月07日07时43分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受雨夹雪或降雪天气影响,预计今天白天至夜间,七里河南部、西固东部、红古西部、榆中南北部、皋兰北部、永登大部及兰州新区北部部分路段可能出现积雪或道路结冰,请注意防范对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