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国家气候中心:我国梅雨季节全面开启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25年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已于6月7日入梅,入梅时间分别较常年偏早2天和7天;江淮区于6月19日入梅,入梅时间较常年偏早4天。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梅雨知识小课堂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的阶段性产物,是东亚地区的独特天气与气候现象。名称由来:梅子黄时雨,故称“梅雨”;湿度太高易霉变,又名“霉雨”。出现时间:6月上旬至7月中旬,江南、长江中下游、江淮等地“专属雨季”。气候特点:降水多、日照时数少、湿度大、风力小,附赠“衣服永远晾不干”等特点。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我国梅雨季特征

根据国家标准《梅雨监测指标》(GB/T 33671-2017),我国梅雨盛行的区域分为3个,即江南区(Ⅰ)、长江中下游区(Ⅱ)、江淮区(Ⅲ)。

梅雨监测区域示意图

梅雨的开始和结束表现出显著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多年统计结果显示,首先是江南6月9日最先入梅,随后是长江中下游6月14日入梅,然后是江淮6月23日入梅(下表)。江南和江淮差了有两周左右的时间,这也反映了我国雨带季节性向北推进的特点。通常江淮梅雨期间雨带集中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到淮河地区。江淮梅雨结束后,雨带将进一步向北移至华北、东北地区。

江南、长江中下游、江淮梅雨区入梅、出梅日、梅雨期、梅雨量气候平均值

梅雨气象灾害

入梅后,强对流天气活跃,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将频繁发生。如2024年长江中下游6月17日入梅后,出现多轮强降水天气过程,梅雨量较常年偏多51.1%,长江中下游共89站日降水量超过100毫米,5站破历史极值,强降雨导致多地河湖水位暴涨,湖南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堤防发生决口险情。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出品

作者:王凌 王依然 高辉

相关阅读

  • 中央气象台7月8日06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 admin国内
  • 中央气象台7月8日06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8日)早晨5点钟位于浙江温岭东偏南方约105公里的浙江近海海面上,就是北纬27.9度、东经122.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50公里。
  • 中央气象台7月8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admin国内
  • 中央气象台7月8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7月8日08时至9日08时,浙江中南部和东部、福建东北部、四川东部、重庆西部、贵州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陕西大部、山西中部、云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东南部、福建东北部、四川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3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