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6月中国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1%,结束此前四连降的态势。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回升,6月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此前,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根据对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出的预测均显示,6月CPI将与去年同期持平。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在解读数据时指出,CPI转涨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影响。具体数据显示,6月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1.0%收窄至0.5%,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18个百分点。另外,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影响,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9.2%和15.9%,合计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21个百分点;促消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文娱耐用消费品、家用纺织品和家用器具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0%、2.0%和1.0%;汽车价格、食品价格降幅均收窄。服务价格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市场分析机构东方金诚分析师冯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6月CPI同比由负转正,主要推动力量包括当月蔬菜价格同比降幅显著收窄,以及6月国际原油价格上冲带动国内能源价格同比由负转正。另外,国内促消费政策发力,对汽车、家电价格形成支撑。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向《环球时报》分析说,下半年财政政策有望“加速”又“加量”,可能会考虑增加国债发行额度,同时进一步加快政府融资与财政支出进度。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基调,加大调控强度,必要时会再度降准、降息,加大对实体经济和政府融资的支持力度,促进居民信贷与企业融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