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国际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记者 倪浩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编者的话: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一句“最简单的节省联邦资金的方式就是终止与马斯克企业的合同”的表态持续掀起巨浪,把最新的矛头指向了马斯克的太空合同。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9日报道,特朗普政府已对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与政府间的数十亿美元合同启动审查,意图筛查合同执行中的“浪费行为”。然而初步审查结论令白宫陷入尴尬:在绝大多数项目上,美国政府对SpaceX存在“近乎不可替代的依赖”。审查风暴下,美国商业航天“断档”的风险似乎浮出水面。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SpaceX已成美航天“主动脉”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同马斯克分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华尔街日报》称,在特朗普于6月初提出切断与马斯克业务联系的可能性几天后,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审查SpaceX手握的政府合同。知情人士表示,这项审查旨在确定该公司与政府签订的数十亿美元协议中的潜在浪费。这场审查声势浩大,美国总务管理局高级官员向美国国防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多家机构发送请求,要求详细填报与SpaceX的所有合同及交易协议,重点评估是否存在重复支付以及可替代性,矛头直指马斯克的商业帝国。这一系列举措的背景是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的急剧恶化——从特朗普政府效率改革小组的“座上宾”,到因公开批评特朗普政策而在社交媒体上激烈互怼,两人间的私人恩怨迅速升级为白宫针对马斯克商业帝国的政策打压。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最简单的节省联邦资金的方式就是终止与马斯克企业的合同。”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然而,冰冷的评估数据给出了令特朗普政府意外的答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多家核心联邦机构的反馈显示SpaceX的合同在绝大多数领域“不可或缺”,美国政府几乎找不到SpaceX的有效替代者。报道认为,这样的现实背后,是美国航天生态历经二十年深刻演变的必然结果。
传统印象中,NASA是负责向太空发射火箭的“国家航天机构”,但实际上其已从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管理-发射”一体化的实体,逐步转变为精打细算的服务采购方。彭博社本月的一篇报道称,美国在2004年发布“太空探索愿景”明确将淘汰航天飞机后,NASA并未启动自研替代品,转而号召私营企业开发可承担地球与空间站运输任务的商业货运飞船。在此背景下,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与“龙”飞船应运而生。此后,奥巴马政府继续推动商业载人航天计划,SpaceX又将“龙”飞船升级为载人飞行器。
彭博社称,自上世纪末以来,NASA的经费在联邦预算占比持续走低,该机构不得不寻求更经济的出路。NASA在2020年的一份报告中称,“商业载人计划”预计能为政府节省200亿至300亿美元,而SpaceX正是该计划的最大执行者。中国航空学会理事、《航空知识》执行主编王亚男告诉《【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记者:“在同NASA密切合作的背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马斯克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科技文化创新方法:以商业逻辑驱动技术迭代,以极致效率压缩成本。”
“一家独大”背后,传统结构已失衡
彭博社的报道认为,目前SpaceX的火箭发射成本已跻身全球最低阵营,在运力和价格上均达到顶尖水准。尽管许多美国企业都曾分得NASA的合同蛋糕,例如由航空巨头波音与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合作的“联合发射联盟”,军火商诺斯罗普·格鲁曼,以及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旗下的蓝色起源等,但它们目前无法撼动SpaceX的统治地位。
在发射频率与可靠性上,SpaceX更是一骑绝尘。彭博社的报道援引Evercore ISI的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境内约90%的太空轨道发射任务由SpaceX完成。“猎鹰9号”与“重型猎鹰”火箭凭借颠覆性的可重复使用技术,将发射成本大幅压低,筑起了令竞争对手望而生畏的壁垒。
王亚男分析认为:“砍掉与SpaceX的合作,就等于失去了大部分低成本、高效率的商业航天运作模式。对于意图缩减国防预算的特朗普政府而言,‘断供’SpaceX无异于自缚手脚。而且,若弃用SpaceX,意味着NASA要重构众多战略工程的底层技术架构,重新依赖波音等传统巨头,技术风险和工程风险巨大,可能导致重大延期或挫败,对美国而言极不划算。”
王亚男表示:“更深层的问题在于,NASA未能有效维持健康的竞争生态。美国商业航天的理想状态应是同时倚重SpaceX与传统军工复合体的资源,形成多元竞争,然而现实是波音载人飞船屡次延期甚至发射失败导致宇航员滞留太空,与SpaceX‘龙’飞船稳定高效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导致SpaceX在与NASA的合作中‘一家独大’。”王亚男表示,这不是SpaceX的错,根本原因在于NASA未能有效激活多元合作伙伴。
结构性矛盾凸显
尽管来自高层的审查仍在进行,且部分合同面临风险,但SpaceX在2025年依旧高歌猛进。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4月,SpaceX从五角大楼斩获价值59亿美元的28次国家安全发射合同,成为最大赢家;5月,成功为太空军发射升级版GPS卫星;NASA计划7月底再次依靠SpaceX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
当前,“猎鹰”系列火箭已是美国政府航天任务的绝对主力,“龙飞船”更是美国唯一获得认证运送宇航员往返空间站的载人飞行器。马斯克甚至曾威胁“停用”“龙”飞船,此举一度在NASA内部引发强烈忧虑——在同俄罗斯外交关系恶化的当下,离开SpaceX,美国载人航天或将瘫痪。
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SpaceX 占NASA在2024年所记录的210亿美元合同支出的约10%,是其预算的第二大受益者,仅次于拥有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加州理工学院。尽管马斯克在今年6月同特朗普交恶后淡化了SpaceX同NASA的关联,称公司在2025年的收入将达到155亿美元,其中NASA项目约占11亿美元。但SpaceX的影响力早已溢出传统发射领域。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目前,SpaceX“星链”【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络为美国多个政府机构提供高速互联网;“星盾”部门同美国国防卫星技术关联密切,甚至承担了美国情报机构的机密间谍卫星任务。彭博社认为,从法律上看,特朗普政府的确有权援引合同中的“便利终止”条款取消同马斯克的合作,但代价高昂:美国政府需向SpaceX支付数十亿美元的“成本补偿”。更关键的是,马斯克可据此主张合同被终止是出于政治动机,从而针对美国联邦政府发起法律挑战。
王亚男表示,SpaceX的崛起挑战了美国传统军工复合体的利益基本盘。历史上,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阿波罗登月,均由这些巨头完成,但它们的效率低、成本高,官僚色彩浓厚。不过,SpaceX作为马斯克私人公司,若最终垄断美国航天科技资源,“恃强自大”并深度绑定政府,也有重走当年军工复合体老路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