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国际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报道 记者 倪浩】“关税政策对消费者物价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彭博社11日援引华尔街投行高盛的研究报告称,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正在承受关税政策带来的新一轮压力。报告显示,截至6月美国企业已吸收超过50%的关税成本,而随着企业提价,负担将更多地转嫁给消费者,预计消费者承担的关税成本比例将升至67%。与此同时,作为近年来美国大部分新增就业岗位的创造者,美国小企业正艰难应对新关税政策。美国最大商业游说团体美国商会本月估算,在最新的关税政策于8月7日生效前,约23.6万家小企业进口商面临的年度关税冲击已达2020亿美元。高盛表示,关税政策对物价的影响给本就因降息节奏预期不断变化而动荡的市场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美国通胀将逐渐走高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高盛集团的最新研究显示,随着关税成本由企业更多地转嫁给消费者,美国通胀将被进一步推高。
包括哈祖斯在内的多位高盛集团经济学家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认为,截至6月,美国消费者估计承担了22%的关税成本,但随着关税征收时间的进一步延长,消费者承担的关税成本将大幅上升到67%。与此对比,迄今为止美国企业承担了约64%的关税成本,但随着它们将更多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其承担的关税成本最终将降至10%以下。
据彭博社报道,在美联储利率政策成为热议话题的背景下,高盛的这份报告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学家普遍持有的观点,即美国政府对全球广泛加征关税将推高美国的通胀。不过报告也认为,通胀走高将是渐进式的,主要是因为关税成本传导的时滞效应。高盛报告中认为,企业在关税实施初期倾向于先行吸收成本冲击以维持市场份额,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增加的成本最终会通过提高消费品价格的方式传导至终端市场。
在这份报告中,高盛的分析师们预测,截至目前,关税效应已将剔除了能源和食品的核心PCE(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推高了0.2%,而这是美联储最为重视的通胀指标之一。高盛预计,7月核心PCE指数将再推高0.16%,8月至12月还将额外增加0.5%,最终使美国12月的核心PCE推升至高达3.2%。
中小企业将遭受“最大冲击”
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包括阿迪达斯和沃尔玛在内的一些大公司已表示,将提高在美国的商品售价。这意味着,在即将到来的假日购物季,从电子产品到汽车,消费者可能会面临各类商品的涨价。
英国《【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在美国中西部城市圣路易斯的调查显示,企业们表示近期上游供应商提高了大量产品的价格,有时涨幅高达30%,使他们几乎只能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供应链、运营与技术教授帕诺斯·库维利斯说:“供应链中还有库存,但正在逐渐消耗,很快关税对价格的影响就会显现。中小企业将受到最大冲击。” 报道称,小型企业雇用了美国46%的劳动者,约5900万人,占美国GDP的44%。这可能对整个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彭博社报道称,美国商会本月估计,美国约有23.6万家员工少于500人的小型进口商,2023年他们的进口额超过8680亿美元。这些企业面临的年度关税总额为2020亿美元,相当于每家企业每年约85.6万美元。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12日告诉《【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记者,8月7日开始,随着美国全球范围“对等关税”生效,美国企业进口成本势必上升。尤其对美国的中小企业来说,其进口的生产过程中必需的原材料或者中间件产品将面临价格上涨的难题,导致这些中小企业无法消化,只能被迫转移到成本中,最终转嫁给消费者。这会让他们陷入两难境地:不涨价将使自身亏损,涨价又会影响他们的销量,导致市场萎缩,企业经营受影响。“这证明了美国单边关税对全球经贸秩序和产供链的破坏,是损人不利己的。”霍建国说。
美联储面临难题
据彭博社报道,美联储副主席米歇尔·鲍曼上周六在演讲中表示,她赞成今年降息3次。鲍曼称,她支持多次降息,近期疲软的劳动力市场数据强化了她的这一观点,此举“将有助于避免劳动力市场状况出现进一步不必要的恶化,并降低在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恶化时委员会不得不采取更大幅度政策纠偏的可能性”。报道分析认为,除了鲍曼与同样赞成降息的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外,更多决策者将支持9月降息。
就业与通胀数据是美联储决定利率政策的关键依据。美国“MarketWatch”网站报道称,8月初,一份疲软的就业报告引发市场波动,如今市场刚企稳,就迎来关键的美国通胀数据。嘉信理财高级投资策略师凯文·戈登表示,一些人担忧“滞胀趋势”可能形成,即通胀与失业率同时上升。他表示,若通胀数据显示通胀高企,美联储将陷入“更窘迫的境地”。
月初美国劳工统计局对就业人数出乎意料的大幅下修,引发了华尔街对政府数据可靠性的担忧。据美国CNBC网站报道,本周二的通胀数据意义重大,但在劳工统计局事件发生后,人们对数据的有效性疑虑渐生。且随着预算削减迫使该机构改变数据收集方式,这些担忧愈演愈烈。政府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为美联储正密切监控通胀数据,并依此制定其货币政策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