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今天将生成,给广东带来风雨,广州迎本世纪以来的“最冷8月”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8月23日4时33分,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迎来处暑节气。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处暑正值秋收,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沿海渔民迎来开渔节,

千帆竞发,共待渔业丰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也就是说,在这一天,

暑热渐退,秋韵徐徐,

天空愈发高远澄澈。

听到消暑,

你可能会觉得这跟咱广东人没啥关系,

但话又说回来,这个8月,

是广州本世纪以来的“最冷8月”!

8月1日—21日,广州国家观测站(59287)平均气温只有27.2℃,比常年偏低1.5℃,为历史同期第二低,同时也是本世纪以来最低的。尽管广州22日多区发出了高温预警,随着热带低压逐渐加强为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并趋向海南岛,广州雷雨再趋明显,气温也将有所下降。

不过

今天的广州还是以高温天气为主

广州市气象台预计,8月23日广州高温晴热持续,8月24日—25日受热带系统外围环流影响,广州南部地区有中到大雨,中北部地区有雷阵雨局部大雨。另外,8月23日起广州港区阵风将加大至6~8级。

广州具体天气预报

广东省气象台预计,8月24日—25日,雷州半岛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7~10级阵风;茂名、阳江和江门三市的沿海县(区)和海岛有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6~8级阵风。8月23日—24日,广东中北部的部分市县有35~37℃的高温天气。

广东具体天气预报

23日,珠江三角洲、粤西、汕尾和揭阳市县多云转(雷)阵雨,局部大雨或暴雨;其余市县多云,局部有(雷)阵雨。大部分市县最高气温介于33~37℃。

24-25日,雷州半岛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7~10级阵风;茂名、阳江和江门三市的沿海县(区)和海岛有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6~8级阵风,其余市县多云有(雷)阵雨局部大雨或暴雨,沿海县(区)和海岛伴有5~7级阵风。最高气温:粤北市县32~35℃,南部沿海市县27~30℃,其余市县30~32℃。

今天,新的台风“剑鱼”也将生成

预计给广东带来风雨

(或许之后几天温度会低一点呢~)

台风最新消息

原位于菲律宾以东洋面的热带扰动于22日8时加强为热带低压,17时其中心位于广州东南方向约1100公里的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北纬16.7度、东经121.5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6级(12米/秒)。气象台预计,该热带低压将以25~30公里的时速向偏西方向移动,22日夜间进入南海,今天将加强为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趋向海南岛南部海面,强度将继续加强至台风级(12~13级),8月24日夜间擦过或登陆海南岛南部沿海。

处暑养生建议

在广州,处暑有喝凉茶的传统,

认为入秋需“食苦”。

一杯凉茶,

对许多广州人来说,

不仅是应节的养生之选,

更承载着童年记忆。

01、百合乌梅饮

薏米15克(健脾祛湿)、百合15克(清心安神)、乌梅1颗(生津敛肺),共煮代茶饮。饮品口感酸甜,具有祛湿热、养阴润燥之效。

02、麦冬秋梨陈皮饮

麦冬15克(滋阴润肺)、去芯秋梨1个(生津润燥)、陈皮5克(理气健脾),共煮饮用。能行气化痰、润燥降火。

处暑是夏秋过渡的关键节点,

暑湿未消,秋燥初显。

此时运动需注重“健脾祛湿、养肺润燥”,

推荐几个简单有效的动作:

01、太极云手(调畅三焦)

通过流畅的弧形运动,疏通三焦气机。有助于清上焦心肺之火、运化中焦脾胃水湿、平衡下焦肾阴肾阳,应对暑湿秋燥的复杂气候。

02、拍打肺经(强肺通络)

从云门穴(锁骨下缘)沿手臂内侧拍打至少商穴(拇指桡侧)。可增强肺气宣发,畅通经络,提升呼吸系统抵抗力。

03、温熨项背(固护卫气)

双掌搓热,敷于颈后部,覆盖大椎穴及风池、风府穴。此法能温通阳气、散寒防风,有效预防寒热交替时节的外感。

处暑如同大自然的“换季开关”,

按停暑热,启动秋凉。

但在广东等地,

夏末的余热、暑湿依然存在,

又与初秋燥气相夹,

此时养生需要注意:

01、睡眠充足,顺应天时

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的绝佳方式。如果没有工作限制,起床时间可比夏季推迟约30分钟,以顺应阳气收敛。此外,中午11时至13时可以午睡30分钟,有助于养护心气。

02、“秋冻”有度,注意保暖

处暑后,气温昼夜温差加大,降雨逐渐减少,湿热未退而由热转凉、由湿转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时人体对病原的防御能力减弱,最容易感冒,生活中要注意添衣保暖。衣着可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但需要重点保护身体这些关键部位:早晚衣物覆盖项后大椎穴,避免露脐装,护住腹部神阙穴以保护脾胃阳气,避免受凉。

03、饮食清润,少碰燥热食物

烹饪方式要避免煎炸烧烤等做法。多选用百合、银耳、梨、蜂蜜等滋阴润燥的食材,为身体补充津液。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处暑时节一到,夏季浮于人体体表的阳气逐渐敛藏。若阳气敛降不及,人体体表和上焦的余热与外界燥气相合,容易转化为上部的“燥热”,出现咽喉不适、咽干、咽痛等症状,整体上呈现一种“吃热易上火、食凉易腹泻”的状态。这时候,煎炸烧烤等烹饪方式就特别不合时宜了。而广东人最爱的一碗百合“双雪”(雪梨、雪耳)糖水,则是滋阴润燥、补充水分的最佳选择,更不用提,百合还能安神,有利于初秋睡个好觉。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慢性疾病管理科副主任吴一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周洁莹、叶卡斯 通讯员:张靓雯、陈佳佳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骆昌威、廖雪明

相关阅读

  • 今天,将出现罕见 “黑月”

  • admin国内
  • 据新华社,23日,我们将迎来一个罕见的天文现象“黑月”。这一听起来神秘莫测的语汇,其实并不是指月亮“黑化”了,而是指一种少见的新月。“月有阴晴圆缺”,当月球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其表面完全隐没在黑暗中,此时便形成新月,而“黑月”则用来形容新月出现次数多于通常水平的情况。
  • 全国首个人民海关关史馆开馆运行

  • admin国内
  • 8月22日,被称为“人民海关第一关”的烟台山东解放区海关关史馆正式开馆运行,设“关殇”“峥嵘”“新生”“星火”四大专题,展示从洋关,到解放区海关,再到新中国海关的百年变迁。烟台是我国北方最早开埠的口岸之一,烟台海关的前身是1862年建立的东海关。1945年8月24日,东海关被抗日民主政权接管,成为中国共产党接收和领导的第一个人民海关。
  • 我国科学家揭秘月球“晚年”为何还有火山喷发

  • admin国内
  • 一直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月球在30亿年前就已“休眠”,火山活动基本停止。然而,我国嫦娥五号和六号任务分别带回了20亿年前和28亿年前形成的玄武岩样品,证实月球在所谓“晚年期”依然发生了火山喷发。这引出了一个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热动力机制支撑着月球在“晚年”仍保持活力?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