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全国碳市场建设如何推进?生态环境部将从三方面发力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北京8月26日电 题:全国碳市场建设如何推进?生态环境部将从三方面发力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记者高敬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近日,中办、国办《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对外公布。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26日表示,这份文件明确了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生态环境部将从三方面发力,进一步推进碳市场建设。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裴晓菲介绍,2021年和2024年我国先后建成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这两个市场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全国碳市场建设实现了起步稳、运行稳,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在建章立制方面,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30余项制度和技术规范,初步形成多层级、较完备的碳市场法规制度体系;在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方面,相关部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运用信息化手段智能预警数据质量风险,严厉打击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在扩大重点行业覆盖范围方面,在发电行业基础上,今年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强制碳市场,对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实现了有效管控。

裴晓菲说,截至2025年8月22日,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超6.8亿吨,成交额达474.1亿元。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成交额达2.1亿元。

如何落实此次文件提出的相关要求?裴晓菲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将根据行业发展状况、降碳减污贡献、数据质量基础、碳排放特征等,有序扩大强制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明确市场中长期碳排放配额控制目标,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配额分配方式由免费转向免费和有偿相结合,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加强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建立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不再新建地方或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同时,积极发展自愿碳市场,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加快生态系统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等重点领域的方法学开发。

二是着力提升碳市场活力。生态环境部将联合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碳质押、碳回购等政策制度。碳质押就是企业将政府分配的碳配额或核证自愿减排量等碳资产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碳回购则是配额持有者将碳资产出售给第三方机构,并约定在未来以约定价格回购,从而获得短期资金融通。这两项制度都有利于拓展重点排放单位的融资渠道,盘活碳资产,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节能减碳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稳妥推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适时引入其他非履约主体参与强制碳市场交易、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自愿碳市场交易。

三是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规范碳排放核查,完善重点行业核查技术规范。压实重点排放单位履行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的主体责任。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各种弄虚作假行为。

他表示,生态环境部还将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夯实碳市场建设制度基础,为加快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阅读

  • 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正式运行,中国高能物理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 admin国内
  •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迅典】8月26日,中国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开始运行取数。这标志着JUNO成为国际上首个建成并运行的新一代大型中微子实验装置,也意味着中国在高能物理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于泽源2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是国际上首个投入运行的新一代中微子探测装置,这个高性能装置的率先建成将帮助我国中微子领域研究迈入国际领先水平。”
  • 中央气象台8月27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admin国内
  • 中央气象台8月27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8月27日08时至28日08时,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南部、河北大部、北京、天津、山东北部、青海南部、甘肃中南部、川西高原北部、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以及广西南部沿海、广东南部沿海、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河北中部和东北部、北京西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3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