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指尖轻触”智慧耕作 “科技护航+精准服务”夯实秋粮丰产基础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消息:近日,新疆塔城两万亩青贮玉米的收割工作全面启动。在连片玉米地里,大型收割机与运输车协同作业,一派繁忙景象。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青贮玉米是牲畜在冬季的优质饲料,经发酵后不仅营养丰富,更易长期保存。在塔城博孜达克镇一处玉米地里,伴随机械运转声,青绿的玉米秸秆化为细碎的青贮原料,通过传送带装入运输车,送往养殖场进行发酵。在塔城的一个养殖基地里,近百头牛正等着“冬粮”入库。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2025年,塔城市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预计可收获青贮饲料10万余吨,为全市60万头(只)牲畜越冬储备下充足“粮草”。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成县:51万亩核桃成熟 单轨运输车助力采收

进入9月,【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多地的核桃、马铃薯等作物进入成熟采收期,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忙碌景象。

走进陇南市成县王坪村的一个核桃园,已经成熟的青皮核桃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摘。

为了提高效率,当地使用单轨运输车运送核桃,一趟就能运400斤左右。而种在高处零散区域的核桃,则靠无人机精准转运到集中点。据了解,2025年成县核桃种植面积达51万亩,预计核桃产量在25万吨左右,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

近日,定西市安定区的百万亩马铃薯陆续成熟,进入采挖期。在一处万亩马铃薯田里,杀秧机、收获机在田间作业,一颗颗马铃薯破土而出,农户们忙着分拣、装袋。2025年,当地通过引水工程,将洮河水用于马铃薯灌溉实现增产。

此外,当地还通过应用水肥一体、膜下滴灌等先进技术,提高了马铃薯产业科技化水平。

黑龙江嫩江:小麦丰产秋收忙

眼下,在黑龙江嫩江市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走进嫩江市塔溪乡的小麦种植区,数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穿梭,将成熟的麦穗卷入机身。饱满的麦粒从卸粮口倾泻而下,装载到运粮车里。

2025年,塔溪乡小麦种植面积约48600余亩。为加快秋收进度,相关部门在小麦收获前期,积极协调各类农业机械,结合本地麦播面积,配备百余台收割机用以满足秋收需求。

科技助力秋粮田管 确保“颗粒归仓”

在秋粮田管的关键期,各地以科技赋能为抓手,通过无人机巡查、智能灌溉系统应用等有效举措,确保秋粮稳产丰收。

眼下,江西吉安永新县的21.78万亩中稻陆续成熟进入收割期。当地抢抓农时,科学调度3100台(套)农机具,全力推进中稻收割工作。

明光市是安徽的产粮大县。2025年,当地整合650万元涉农资金,投入支持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搭建“低空+智慧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已建成2个无人机机场,通过传感器和多光谱技术实现3200亩农作物精准管理。在这个智慧田管的指挥室里,记者看到无人机正在按规划好的路线进行巡查。

位于安徽安庆市的花凉亭灌区是国家大型灌区。目前,辖区的100多处水利设施完成了改造和修建,灌溉引水条件得到大幅提升,每块农田都能享受“定制化”的灌溉服务,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了30%。

相关阅读

  • 王毅人民日报撰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admin国内
  • 原标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宏阔视野和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我们要深刻领悟、全面贯彻《建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引领,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光辉旗帜,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有利外部环境,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 台风黄色预警:“海鸥”今晨已移入南海 最强可达强台风级

  • admin国内
  • 中央气象台11月5日06时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5号台风“海鸥”已于今天(5日)早晨移入南海,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越南嘉莱省归仁市东偏南方向约1130公里的南海东南部海面,就是北纬11.5度、东经119.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250—33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20—15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50公里。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