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25世界人才排名,香港跃至全球第四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 环球时报记者 陈青青】据香港【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日报网9日报道,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当日发布《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从去年的第9位跃升至第4位,是历来最高排名,也是亚洲之冠。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根据《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前三名依次为瑞士、卢森堡和冰岛,中国香港紧随其后。其他排在前十的亚洲国家或地区还有新加坡和阿联酋,分别排名第七和第九。报道称,香港在3项人才竞争力因素上均连续第二年上升。其中,“吸引力”排名攀升8位至第20名,“就绪度”和“投资及发展”的排名均上升1名,分别位列第3及第12。各项指标上,香港的科学学科毕业生百分比继续高居全球第一,财务技能排名上升至全球第3,而管理层薪酬和管理教育效能均位列全球第5。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香港人才排名比去年升了5位,比前年更升了12位,证明特区政府在教育及人才发展方面的努力。他说,香港是全球唯一有多至5所大学位列全球前100名的城市,“我们优秀的学院于不同领域培育世界级科学家及研究人才”。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香港在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排名中位列亚洲第一,证明特区政府在教育、创新科技及引进人才方面的政策措施找对路向、收到成效。他说,政府致力于打造“留学香港”品牌,持续坚定投资教育,支持院校不断革新优化,发挥一流大学优势,配合院校扩容提质,同时推行奖学金计划等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全方位吸引各地优秀人才和培育本地人才,巩固香港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地位,配合教育强国战略。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香港经济学家、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香港这次的排名展现了香港在全球化新时代中的战略定力和综合竞争力。未来,香港将在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从教育强国建设到全球创新网络的联结,香港正以开放与前瞻的姿态,推动区域与世界的深度融合。

据香港文汇网报道,“留学香港”品牌推广成效显著。在日前举行的香港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会议上,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透露,非本地学生数量从2022/2023学年的5.45万人增加到2024/2025学年的7.93万人。

香港大学理学院院长周强表示,截至今年9月,理学院录取了281名非本地生,其中包括75名海外学生及206名中国内地学生。香港浸会大学表示,目前已收到超过1.3万份新学年大一学士学位课程的非本地生申请,其中约640人获录取,比去年增加33%,获录取学生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香港理工大学在新学年收到逾2.1万份非本地生申请,人数创新高。香港科技大学表示,至今接到近2万份非本地本科生申请,同样创历史新高。

另据香港【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日报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接连打击哈佛大学后,本港8所教资会资助的大学纷纷“抢人才”,邀请受影响学生入读。教育局局长蔡若莲5日透露,目前8所教资会资助的大学共收到超过1300个相关查询,并向超过80名受影响学生发出录取通知。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称,多项人才竞争力因素显示,人才被香港营商环境吸引,企业员工在港工作积极,人才外流对香港竞争力的影响日渐减小,企业对培训员工亦日趋重视,“这正是香港吸引到人才的重要因素”。香港人才排名跃升,证明一系列抢人才措施成效显著。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香港各项输入人才计划共收到超过52万宗申请,其中超过35万宗获批,同期经各项人才入境计划抵港的超过23万人。特区政府表示欢迎外来的优秀人才及其家人持续落户香港,充实劳动力,有效优化人口结构及填补人力资源缺口,为本港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

梁海明表示,在“走出去”和“引进来”方面,香港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既要为全球提供高质量服务与人才,也要吸引更多国际资源和技术落地,用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相关阅读

  • 新突破+1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封存量破1亿立方米

  • admin国内
  • 记者今天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累计碳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已臻成熟,对加速推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 中央气象台: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黄淮等地有较强降水

  • admin国内
  • 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黄淮等地有较强降水摘要:国内方面,昨日,浙江、江西、广西、贵州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预计10日夜间至12日,西北地区东南部至黄淮等地将有强降雨过程,河南、山东等地暴雨灾害风险高,关注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市暴雨积涝、农田渍涝等次生灾害。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