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卢浮宫数件珍宝光天化日下被盗 文明殿堂为何频频失守?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际

当地时间10月19日上午,塞纳河畔的卢浮宫如往日一般,在晨光中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然而,一场仅有七分钟的持械劫案,打破了这座艺术圣殿的宁静——数件法国王室珍宝在光天化日之下被盗。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劫案不仅暴露了卢浮宫在安防体系上的脆弱,更折射出法国博物馆系统在文化守护与公共安全之间的深层困境。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四人作案团伙“事先踩点 装备齐全”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当地时间19日上午9时30分,有路人注意到路边升降吊篮上的两名男子动作异常——他们戴着头盔,穿着反光马甲,用交通锥伪装成施工设备对卢浮宫破窗。几分钟后,报警电话打进了巴黎警察局。

警方事后还原的作案过程高度紧凑:四人团伙分工明确——两人入室行窃,两人在外接应。劫匪进入展厅后,使用切割机精准击碎防护玻璃,直指两处高安保级别展柜。整个作案过程仅持续七分钟。9时37分警报响起,而9时38分,四人已骑乘摩托车混入里沃利街的车流中,消失无踪。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记者直击卢浮宫劫案现场

法国文化部与卢浮宫随后确认,共有八件王室珠宝被盗,其中仅有第二帝国欧也妮皇后的王冠在案发现场附近被遗弃,金属结构已明显受损。法国内政部长努内兹坦言,这起劫案“显示出极高的专业水准”,作案者显然是“经过事先踩点、装备齐全的有组织团伙”。

被盗的珍宝 历史的见证

卢浮宫公布的失窃清单中,几乎每一件珠宝都承载着法国皇室的历史记忆:欧也妮皇后与玛丽-路易丝的首饰套装、玛丽-阿梅莉皇后的蓝宝石项链与耳环、镶祖母绿胸针……它们不仅是珠宝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帝国肖像与宫廷仪轨的实物见证。

旅法博物馆讲解员曹旭文向【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记者介绍,这些珍宝原陈列于阿波罗画廊的“王冠钻石”展区——卢浮宫最具象征意义的空间之一。该展区于2019年重新布展,专门设置了高规格展柜以集中展示法国王室珠宝。“尤其是欧也妮皇后的钻石蝴蝶结胸针,代表了19世纪法国珠宝工艺的巅峰,2008年才从拍卖市场重金购回,如今再度流失,令人痛心。”

法国文化部长达蒂强调,这些文物“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与历史价值”。法国总统马克龙亦在社交平台上发声称,“它们是法国历史的一部分。”

法国博物馆屡屡失守

卢浮宫劫案并非法国博物馆首次遭遇“黑手”。近一年来,多家文化机构接连发生盗窃事件:

9月17日,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金块标本失窃,价值约70万美元;

9月4日,利摩日市一家博物馆三件中国瓷器被盗;

去年11月,巴黎科尼亚克-杰伊博物馆遭四人持斧洗劫,七件18世纪烟盒不翼而飞。

卢浮宫自身亦非首次成为目标。1911年,卢浮宫的镇馆之宝《蒙娜丽莎》被一名裱画工盗走,两年后才被追回;1998年,卢浮宫内法国画家柯罗的一幅作品在白天失窃,至今下落不明。

辉煌与风险,在卢浮宫这样的文明殿堂中始终并存。

文明殿堂的安全隐患

劫案发生后,法国舆论一片哗然。社交平台上,有网友质问:“世界顶级博物馆,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事实上,卢浮宫此前已收到巴黎警方提交的安保评估报告,馆方也正研究推进新一轮安防升级。然而,措施尚未落地,劫案就已发生。

法国文化部长达蒂在20日的紧急会议上坦言:“过去我们更重视游客安全,对馆藏防盗有所忽视。”这句话点出了法国博物馆长期以来“重反恐、轻防盗”的结构性问题。

△《世界报》评论文章截图

法国《世界报》10月20日报道指出,卢浮宫原定的安保现代化计划一再推迟,员工在内部会议中对管理层报以嘘声,批评其“缺乏远见”。法国国家审计院的预报告也警告馆内存在监控盲区与技术设施老化问题。更有工会人员透露,案发时阿波罗画廊的值守人数已由6人减至5人,早晨换班时段仅剩4人——这或许正是劫匪眼中的“最佳窗口”。

法国总统马克龙誓言追回国宝,将罪犯绳之以法。然而,这场七分钟的劫案所映照的,远不止是一起刑事犯罪。在文化象征与公共空间的双重身份之下,卢浮宫——以及它所代表的博物馆系统——正面临守护文明与应对现实风险的双重考验。

在文化殿堂背后,守护与失守往往只隔着一道薄薄的玻璃。

监制 | 曹日 姜秋镝

主编 | 梁弢

记者 | 朱雪松

相关阅读

  • 日本流感疫情持续扩散

  • admin国际
  •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东京10月21日电(记者钱铮)日本国立健康危机管理研究机构21日发布的数据 […]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