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沉默的荣耀》聂曦饰演者魏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与原型人物的能量同频共振”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环球时报记者 周洋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丽华】一部《沉默的荣耀》,让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对台隐蔽战线的英烈们为观众所熟知。在该剧中,魏晨饰演的聂曦是吴石将军(于和伟饰)的副官、学生,以及“东海情报小组”一员,最终英勇就义。魏晨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从原型人物身上感受到了能量,“这种能量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至今还能与我们同频共振”。这种“能量”也打动了两岸观众,正如魏晨所说,“虽然历史已定,但再次呈现出来的时候依然是滚烫的。”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聂曦像“紧绷的弓”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环球时报:塑造聂曦这个人物时,最需要抓住的特质是什么?

魏晨:那是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人。聂曦是年轻人,有着进步的思想和坚定的信仰,也是乐观的理想主义者。他除了工作之外,还有自己的家庭。因为是隐蔽战线工作者,聂曦的资料很少,我就从东海情报小组的史实和老照片中找突破点,尤其是他们被押赴刑场的照片,眼神特别打动我——炽热、坚毅,脸上还带着微笑,没有丝毫畏惧。面对亲人、对立面或是深陷泥泞时,聂曦始终盯着远方的希望,他才敢于在困难中去做人生中重要的抉择。

剧中聂曦有句台词:“老师,如果您不同意我跟您一起去台湾,我就算游泳,也要游过台湾海峡去找您。”他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年轻人,也有对家庭的责任感,不愿对夫人、师母说谎。但为了祖国统一大业,他却不得不处处说谎,这对他来说很挣扎。理解这些,对于塑造这样一个立体的人物、而不是刻板印象中的情报工作者,有很多帮助。拍摄时,导演、于老师(于和伟)和吴越等老师们帮助我把这个人物一点一点地塑造出来。

环球时报:你提到聂曦这个人物的立体多面性。有没有设计一些细节,来体现他面对不同人时的不同状态?

魏晨:其实每场戏在整个篇幅中的作用都不一样,当然会有调整。跟吴石将军那种有远见的松弛感不一样,聂曦有自己的特点,他像紧绷的弓,随时准备爆发。但老师(吴石)又叮嘱他不要喜形于色,他一直在克制。他是一个三十岁出头的热血年轻人,见了胜利忍不住开心,尤其跟老师在一起时会不自觉微笑。他给老师传递着能量,“我们一定能胜利”,坚信情报能减少前线牺牲。

导演也好,于老师(于和伟)也好,一直对我讲不要去“演”——难受就真难受,着急就真着急。其实不“演”挺难,因为我们本身是在表演。虽然有一些肢体、微表情的设计,但最重要的是真情流露。要让自己真实地感受到当时的气氛,然后去表现出来。

剧情有“克制与留白”,角色多“情感与乡愁”

环球时报:剧中,吴石那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很打动人。演绎聂曦时如何理解这种信仰?

魏晨:我一直在想,他哪来的勇气和责任感,要跟着老师(吴石)去台湾?他本来能留在福州等解放,吴石让聂曦留下,聂曦却说,“于公我是副官要护您,于私我是学生,信仰是您教我的,必须跟您去”。他们像是一个共同体。在当时的背景下,他们能抛开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能,选择奋不顾身、英勇就义,是一种更高的人性,也是原型最打动我的地方。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坚定不移地去守护自己的信仰?就是希望能让中国人有一个安稳、温暖的家。

之前我也参演过一些历史、战争题材的作品,但更多是正面战场的。相对来说,隐蔽战线的作品内心戏、文戏会更多一点。这部剧其实表达得很克制,有一些留白,比如吴石被捕后一只眼睛是红的(狱中酷刑所致),聂曦见妻子时用领子遮伤,这些细节能让观众脑补没拍出来的内容。剧中还表达了很多情感寄托,比如乡愁——小钱妹妹知道哥哥牺牲后,哪怕按叛逃算也要游回大陆回家;还有吴石给陈宝仓将军送老家的驴肉火烧。

虽然历史已定,但再次呈现出来的时候依然是滚烫的。哪怕大家知道人物会牺牲,还是愿意跟随下去,因为这些人的身上有你能感受到的能量。这些能量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至今还能与我们同频共振。能参与这样的作品,用艺术重现历史,特别幸运。

环球时报:这种“同频共振”对我们当下的人生选择有哪些意义?

魏晨:一部剧也好,一首歌也好,能打动你时,一定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不同的年龄、职业和性别,不同的人感受到的也会不同。对于我来说,参与到作品当中,从角色里获得了很多能量,了解这些故事的过程也是在给自己充电。观众看剧时很感动、想流泪,就是接收到了这份能量。当看完这个故事时,会觉得月亮好亮、河水很静,一切都是美好的。

环球时报:歌手和演员的双重身份,给创作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魏晨:有相通的地方。歌手要在有限的篇幅和旋律里去表达,演员要在剧情起承转合里去塑造人物,核心都是情感。不过歌手更多的是表现自己,而演员能通过光影塑造不同的人,甚至体验这辈子无法触及到的一些生命历程,所以更有新鲜感和挑战,我很愿意投入。当然了,这种经历也反哺音乐创作,尤其是参演一些很有厚重感的作品之后再回归音乐,让我能用更简单的方式去表达一些情感。

现实主义题材,“有原型、有根”

环球时报:外界的肯定会改变你的选角标准吗?未来更倾向复杂角色还是有把握的角色?

魏晨:首先我要能被这个故事所感动。要是读了剧本没感觉、没法共情,哪怕多读几遍也不行,就不会选。最近参与的作品大都是现实主义题材,虽然是影视化改编,但有原型、有根,它给了一个很深的根基,让人敢“做减法”。虚构角色容易刻意地刺激观众,演得更明显;而真实故事只要真诚还原,观众就会理解。真实的东西往往最打动人。未来还是会更多偏向于这样的类型。最重要的是由心而选,会愿意去为之努力。

不管是好评还是有价值的批评,都是我成长的一部分。以前总期待大家给一个肯定,现在慢慢觉得如果只是为了这个目的,好像缺少一些更重要的意义。回头看,拍摄里的不足、能进步的地方,反而变成了更重要的东西。也希望大家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能找准目标,不要急躁。哪怕不是所有事都有好结果,但从过程中汲取到的经验或者有价值的东西,也能变成未来实现最终目标的“一颗子弹”,相信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

相关阅读

  • 注意!有外卖档口利用AI技术营造“精品堂食店”氛围

  • admin国内
  • 10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王女士浏览外卖平台时,发现一家专营拌饭的外卖新店。店铺头像吸引了她的注意:图中的饭店位于室外,上方是醒目的招牌,下方是人头攒动的场景,不仅店里店外坐满了人,连门口都排起了两行长队。不过,王女士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放大一看发现,这张图并非实景,而是有着明显的AI生成痕迹。
  • 从“土三轮”到“全球潮品”,这里的“三蹦子”何以“闯世界”

  • admin国内
  • 新华社南京11月2日电(记者何磊静、毛俊)曾被视为“草根”象征的中国电动三轮车,正以轻巧实用、性价比高的独特魅力驶向全球,成为欧美庭院、东南亚市集和南美庄园小道上的“新风景”。这股风潮背后,是江苏徐州丰县从贫困县成为全球最大电动三轮车生产基地的故事。
  • 这种“芯片”被间谍盯上了!国安部曝光窃密案细节

  • admin国内
  •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安全关乎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大局。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国粮食领域的渗透力度不断加大,违法获取我国大豆、玉米、水稻种子等农作物基因数据,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