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人民锐评:流量之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近期“网红”翻车、塌房事件不断:有的直播带货明显货不对板,被有关部门处罚;有的为流量侵犯他人权利,偷拍他人隐私画面;有的不顾公共秩序,为打卡直播,影响医院正常就诊秩序。凡此种种,表象不同,背后却有一些共性问题。

上海夜生活论坛/综合快讯报道】

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给大家创造了很多机会,或因才华出众,或因个性鲜明,或因表达幽默,或因专业独到,凭借创造性的内容和表达,收获众多粉丝,受到喜爱,赢得流量。与此同时,按照平台商业规则,也可获取相应收益。实际上,一些具有海量粉丝的“网红”,获得了很可观的收入。保持多赢格局,促进健康发展,需要参与各方做好各自的事,对于“网红”来说,同样如此。

上海夜生活论坛/综合快讯报道】

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流量之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粉丝再多、流量再高,也不能碰触法律法规的“高压线”。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一些“网红”夸大宣传、违规营销,甚至知假售假,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还有的打“擦边球”,不惜侵权违法来博取流量,这些都是违规行为。逾越红线终究会付出应有代价。

作为粉丝众多的“网红”,还应担起社会责任,体现出应有的品行。“网红”具备一定的公众人物属性,应分外珍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粉丝和流量不是任性妄为的底气,更不是耍大牌的本钱。那些打着探店或者维权名号吃霸王餐、以网红身份要求给予特殊照顾的,是走在作茧自缚的路上。“流量越大,责任越大”不是空话,滥用流量必会被流量反噬。

网红经济是一种注意力经济,也是一种信任经济,只有行得正、坐得端,不辜负粉丝期待和信任,才能真正保持下去。“网红”的流量,应当成为向上向善的力量。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网红”因凡人善举广为人知,带来充足正能量;有的“网红”以风趣博学的讲解,点燃了网友求知学习激情;有的“网红”带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坚持,向网友展示不同行业不同生活的丰富多彩。这些“网红”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也在不断证明一个道理:走正道,才能行长远。

相关阅读

  • 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正式运行,中国高能物理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 admin国内
  •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迅典】8月26日,中国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开始运行取数。这标志着JUNO成为国际上首个建成并运行的新一代大型中微子实验装置,也意味着中国在高能物理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于泽源2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是国际上首个投入运行的新一代中微子探测装置,这个高性能装置的率先建成将帮助我国中微子领域研究迈入国际领先水平。”
  • 中央气象台8月27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admin国内
  • 中央气象台8月27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8月27日08时至28日08时,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南部、河北大部、北京、天津、山东北部、青海南部、甘肃中南部、川西高原北部、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以及广西南部沿海、广东南部沿海、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河北中部和东北部、北京西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3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