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人民锐评:流量之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近期“网红”翻车、塌房事件不断:有的直播带货明显货不对板,被有关部门处罚;有的为流量侵犯他人权利,偷拍他人隐私画面;有的不顾公共秩序,为打卡直播,影响医院正常就诊秩序。凡此种种,表象不同,背后却有一些共性问题。

上海夜生活论坛/综合快讯报道】

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给大家创造了很多机会,或因才华出众,或因个性鲜明,或因表达幽默,或因专业独到,凭借创造性的内容和表达,收获众多粉丝,受到喜爱,赢得流量。与此同时,按照平台商业规则,也可获取相应收益。实际上,一些具有海量粉丝的“网红”,获得了很可观的收入。保持多赢格局,促进健康发展,需要参与各方做好各自的事,对于“网红”来说,同样如此。

上海夜生活论坛/综合快讯报道】

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流量之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红”?

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粉丝再多、流量再高,也不能碰触法律法规的“高压线”。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一些“网红”夸大宣传、违规营销,甚至知假售假,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还有的打“擦边球”,不惜侵权违法来博取流量,这些都是违规行为。逾越红线终究会付出应有代价。

作为粉丝众多的“网红”,还应担起社会责任,体现出应有的品行。“网红”具备一定的公众人物属性,应分外珍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粉丝和流量不是任性妄为的底气,更不是耍大牌的本钱。那些打着探店或者维权名号吃霸王餐、以网红身份要求给予特殊照顾的,是走在作茧自缚的路上。“流量越大,责任越大”不是空话,滥用流量必会被流量反噬。

网红经济是一种注意力经济,也是一种信任经济,只有行得正、坐得端,不辜负粉丝期待和信任,才能真正保持下去。“网红”的流量,应当成为向上向善的力量。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网红”因凡人善举广为人知,带来充足正能量;有的“网红”以风趣博学的讲解,点燃了网友求知学习激情;有的“网红”带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坚持,向网友展示不同行业不同生活的丰富多彩。这些“网红”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也在不断证明一个道理:走正道,才能行长远。

相关阅读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admin国内
  • 人民网联合报道组11月1日,是“苏超”决赛日,也是本赛季闭幕日。这场群众性的狂欢盛宴,让人们沉浸其中,乐在其中,也回味无穷。
  • 南方有暴雨大暴雨 北方多地气温起伏较大

  • admin国内
  • 今明两天(11月2日至3日),我国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的雨雪逐步缩减,但南方降雨发展增强,西南、江南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随着阴雨增多,南方多地气温下降,体感湿凉,公众请注意防雨、保暖。而北方多地气温起伏较大,需及时调整着装,谨防感冒。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