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中经评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国产大模型DeepSeek横空出世,人形机器人春晚亮相后“出圈”,数字技术赋能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屡破票房纪录……这个春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碰撞出的火花带来一个个“现象级”的惊喜。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经济发展本身就是不断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动态过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2024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到第11位,是十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研发人员全时当量、高水平论文数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以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创新是第一动力”正加速照进现实。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重构着全球创新版图、重塑着全球经济结构。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抓住创新这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在科技和产业创新融合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方能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一方面,抓科技创新不能闭门造车,应面向经济主战场,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必须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另一方面,抓产业创新不能坐井观天,应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必须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

众多实践表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坚持“两手抓”,推动创新融合发展,也离不开制度创新。无论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还是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都是题中应有之义。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发挥好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产业体系完备优势、应用场景丰富优势,使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双轮驱动”更加强劲。

今天的中国,活力涌动,持续向新。创新向“融”发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新活力,让新兴产业释放新动能新优势,让未来产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必将更好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力。(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相关阅读

  • 注意!有外卖档口利用AI技术营造“精品堂食店”氛围

  • admin国内
  • 10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王女士浏览外卖平台时,发现一家专营拌饭的外卖新店。店铺头像吸引了她的注意:图中的饭店位于室外,上方是醒目的招牌,下方是人头攒动的场景,不仅店里店外坐满了人,连门口都排起了两行长队。不过,王女士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放大一看发现,这张图并非实景,而是有着明显的AI生成痕迹。
  • 《沉默的荣耀》聂曦饰演者魏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与原型人物的能量同频共振”

  • admin国内
  • 【环球时报记者 周洋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丽华】一部《沉默的荣耀》,让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对台隐蔽战线的英烈们为观众所熟知。在该剧中,魏晨饰演的聂曦是吴石将军(于和伟饰)的副官、学生,以及“东海情报小组”一员,最终英勇就义。魏晨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从原型人物身上感受到了能量,“这种能量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至今还能与我们同频共振”。这种“能量”也打动了两岸观众,正如魏晨所说,“虽然历史已定,但再次呈现出来的时候依然是滚烫的。”
  • 从“土三轮”到“全球潮品”,这里的“三蹦子”何以“闯世界”

  • admin国内
  • 新华社南京11月2日电(记者何磊静、毛俊)曾被视为“草根”象征的中国电动三轮车,正以轻巧实用、性价比高的独特魅力驶向全球,成为欧美庭院、东南亚市集和南美庄园小道上的“新风景”。这股风潮背后,是江苏徐州丰县从贫困县成为全球最大电动三轮车生产基地的故事。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