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科技赋能让农业有“智”更有“质” “春赏花、秋收粮”模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消息: 春来农事忙,春耕正当时。目前正值早稻播种育秧的关键期,在浙江宁波,当地通过智能化助力提升育秧效率,实现早稻育秧的标准化、规模化。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在浙江宁波余姚市黄家埠镇的一家水稻育秧中心,两条全自动育秧流水线正高效运转。随着传送带匀速推进,育秧盘依次完成基质土铺设、浇水、播种、覆土等标准化作业流程;在末端作业区,两组四轴机械臂每隔15秒就精准抓取10盘完成育苗的秧盘,整齐地放在周转托盘上。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据了解,这家水稻育秧中心可年产秧苗60万盘,满足周边6个乡镇100多名种粮大户的种植需求。

因为采用了智能协同的四轴机械臂作业,这里的流水线上只需5名工人就可以满负荷育秧,比一般的育秧流水线减少了9名工人,效率也从一般流水线的每小时1600盘提升到每小时2200盘。当地除了提高智能化育秧水平外,还调试检修农机具7200多台套,举办农技、农机操作等各类培训,为春耕生产做好各项服务保障。

湖北钟祥:科技赋能 智能农机助力精量播种

随着春耕播种的持续推进,在湖北钟祥,当地通过“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精量播种”的技术融合,抢播种、稳增产。

在钟祥市柴湖镇的3000亩高标准农田里,无人驾驶的大马力农用拖拉机正在作业,这些配备了激光雷达、红外感应装置的机器正以毫米级精度进行无人化播种作业。

驾驶舱内的北斗终端实时接收42颗卫星信号,配合车顶的激光雷达扫描地形,农机如同装上“智慧大脑”,记者在现场看到,很短的时间内,播种机就将春玉米种子播种到2米宽、近500米长的玉米地里。

近年来,当地加速智能农机更新换代,整合农机购置补贴、报废更新补贴等专项资金,加快精量播种机布局速度。

宁夏:千年古渠开闸放水 为春灌提供水源

3月31日,宁夏千年古渠七星渠正式开闸放水,为七星渠灌域春灌提供关键水源。

当天上午10时,随着宁夏七星渠进口闸四孔弧形闸门缓缓升起,滔滔黄河水沿着千年古渠一路奔涌而下。据了解,七星渠始建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承担着同心扬水、固海扩灌扬水、红寺堡扬水工程及沙坡头灌区200余万亩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的供水保障任务。

据悉,2025年七星渠春灌3月31日开闸放水,计划于8月31日关闸停水。

贵州印江:油菜花开引客来 趣味活动传承乡土文化

春风和煦万物生,这段时间,贵州印江县木黄镇的千亩连片油菜花竞相绽放,金黄花海与青山绿水、新农村风貌相映成趣,形成浪漫春景。

在木黄镇坪洞口村,1200亩连片油菜花正值盛放期。从空中俯瞰,金色花田如巨幅织锦铺展于青山碧水间,微风拂过泛起层层花浪。花海间随处可见身着民族服饰的游客拍照留念,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下土家山寨的春日盛景。

春日花海不仅吸引大批游客驻足观赏,更成为展示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村民们组织的农耕赛事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群众参与其中。

据了解,当地依托坝区地理优势形成“春赏花、秋收粮”的循环农业模式,油菜收割后将轮作高粱等作物,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广西南宁:6000余株樱花绚丽绽放 粉色花海灿若云霞

眼下,广西南宁市各大公园景点的金鱼草、黄花风铃木、洋紫荆等鲜花陆续盛开。在青秀山樱花园,6000余株樱花绚丽绽放,形成浪漫的粉色花海。

走进青秀山樱花园,成片的樱花绚丽开放,粉色的花朵挂满枝头,微风拂过,花瓣层层叠叠摇曳生姿,远远望去宛如一片粉红的花海,市民游客结伴在花海中穿梭打卡,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樱花园占地42.69公顷,整个园区设计以诗情画意浪漫花园为主题,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建设成密林花海、疏林花坪、樱林花坡、樱花溪畔四大景观区。目前,园内种植有中国红、广州樱等7个樱花品种,植株总数约6000余株。

相关阅读

  • 注意!有外卖档口利用AI技术营造“精品堂食店”氛围

  • admin国内
  • 10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王女士浏览外卖平台时,发现一家专营拌饭的外卖新店。店铺头像吸引了她的注意:图中的饭店位于室外,上方是醒目的招牌,下方是人头攒动的场景,不仅店里店外坐满了人,连门口都排起了两行长队。不过,王女士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放大一看发现,这张图并非实景,而是有着明显的AI生成痕迹。
  • 《沉默的荣耀》聂曦饰演者魏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与原型人物的能量同频共振”

  • admin国内
  • 【环球时报记者 周洋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丽华】一部《沉默的荣耀》,让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对台隐蔽战线的英烈们为观众所熟知。在该剧中,魏晨饰演的聂曦是吴石将军(于和伟饰)的副官、学生,以及“东海情报小组”一员,最终英勇就义。魏晨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从原型人物身上感受到了能量,“这种能量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至今还能与我们同频共振”。这种“能量”也打动了两岸观众,正如魏晨所说,“虽然历史已定,但再次呈现出来的时候依然是滚烫的。”
  • 从“土三轮”到“全球潮品”,这里的“三蹦子”何以“闯世界”

  • admin国内
  • 新华社南京11月2日电(记者何磊静、毛俊)曾被视为“草根”象征的中国电动三轮车,正以轻巧实用、性价比高的独特魅力驶向全球,成为欧美庭院、东南亚市集和南美庄园小道上的“新风景”。这股风潮背后,是江苏徐州丰县从贫困县成为全球最大电动三轮车生产基地的故事。
关键词不能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