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国内
【环球时报-【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报道 记者 樊巍 通讯员 韩晓峰 高磊】7月28日,一艘航行于中国南沙永暑礁西北约190海里海域的利比里亚籍大型集装箱船“东方水手”轮突发火灾,船上25名外籍船员生命安全及南海国际航运通道安全面临威胁。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闻警即动,迅速启动救援行动,历经近四昼夜的连续奋战成功消除火情,确保了船舶和船员安全,有效避免了货物进一步损失,防止了海洋环境污染等次生灾害,保障了南海国际航运通道的安全畅通。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紧急响应,践行国际义务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获取信息后,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第一时间指导遇险船舶开展灭火自救,并迅速协调航经附近海域的德国籍“柏林快航”轮在现场应急守护,协调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所属专业救助船艇和救助直升机进入最高等级应急待命状态,随时做好应急救助准备,发布航行警告,提醒过往船舶注意避让。同时,全面梳理掌握船舶装载信息,特别是危险货物的分布与特性,为后续科学施救奠定基础。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星夜驰援,决胜深海火场
29日凌晨,火势加剧,“东方水手”轮发出求救信息。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就近调派在190海里外永暑礁应急待命的“南海救116”轮驰援现场,并派出救助直升机现场勘察火情、传输现场画面。面对火情加剧、海况复杂、远海救助等多重不利因素,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组织消防、应急、船舶等有关专家进行紧急会商研判,科学制定降温、灭火、防复燃应急处置方案,同时加强与船舶、船东、代理等联系协同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南海救116”轮抵达后,立即使用消防炮开展高强度降温灭火,同时派出3名专业救助队员登轮开展消防作业,至当日深夜基本扑灭明火。
严防死守,力保航道安全
30日至31日,“东方水手”轮上部分集装箱出现冒烟、复燃迹象,着火集装箱范围扩大。各方救援力量毫不松懈,昼夜坚守,反复实施消防灭火、喷水降温、集装箱注水阻燃、探火检查等作业。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动态评估火灾对船舶稳性及海洋环境的潜在影响,严防发生爆炸、污染等次生灾害。8月1日傍晚,经过现场救援人员反复排查,确认着火集装箱无复燃迹象,25名外籍船员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运通道船舶航行安全,部署海事执法力量、海上专业救助力量、航海保障力量在西南沙岛礁常态化驻守,在南海构建起海空立体应急救援体系。此次成功救援外籍遇险集装箱船充分体现了我国维护南海国际通道航行安全的能力,充分彰显了我国在南海海上人命救助的责任和担当。我国将继续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履行国际公约和海上人命救助义务,对在南海遇险的船舶和人员提供及时、高效的海上应急保障。
目前,“南海救116”轮仍在现场执行守护任务,确保“东方水手”轮后续航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