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最快纪录、世界唯一!上周,中国硬核科技捷报频传

作者:admin日期:

分类:国内

过去一周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神舟飞船再度问天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南极考察队踏浪远征

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

我国在航空航天、工程建设

与前沿科技等领域捷报频传

创下多个“首次”和“世界唯一”

01

神舟二十一号,发射成功!

10月31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11月1日3时22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3.5小时,创造了神舟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最快纪录

11月1日4时58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迎接神舟二十一号乘组,这也是中国航天史上第7次“太空会师”

11月1日6时45分,装载4只小鼠的实验单元由神舟飞船转运并安装至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小鼠航天员”开启太空之旅,中国空间站也首次迎来人类以外的哺乳动物。

实验单元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关键环境指标均正常,4只小鼠均能正常饮食、饮水,活动状态和行为模式未发现与地面装置比对实验组有较大差异。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小鼠对微重力环境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后续实验将按计划开展。

02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出征!

跨过赤道、穿越“咆哮西风带”、8万海里远航……11月1日上午,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出征,奔赴南极。

此次出征,有两个新设备将首次实现极地应用:

“雪豹”6×6轮式载具

“雪豹”6×6轮式载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面向极地内陆极端环境与恶劣工况的高机动轮式载具系统,是我国极地陆域载具向“体系化、多功能、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关键支点。

THT550履带式牵引车

THT550履带式牵引车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功率雪地牵引装备,配备独立驱动四履带行走系统,能够在崎岖不平的冰雪路面中发挥最大牵引能力。

此次考察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船共同保障,共有来自国内80多家单位的500多名队员参加;同时还有来自泰国、智利、葡萄牙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预计2026年5月完成任务后返回国内。

03

我国新建成的这座核能系统,世界唯一!

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和建设的第四代先进裂变核能系统——钍基熔盐实验堆,近期在【上海都市印象App/综合快讯报道】武威建成,并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

钍基熔盐堆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系统,与高温熔盐储能、高温制氢、太阳能、风能、煤气油化工相结合能够形成多能互补、低碳复合的能源系统和低碳化工体系。

新建成的这座钍基熔盐实验堆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目前,这座钍基熔盐实验堆已实现了整体国产化率大于90%,关键核心设备100%国产化,供应链自主可控。

04

世界最大蒙皮拉伸机,通过验收!

近日,世界最大蒙皮拉伸机正式通过验收。该装备以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创新转化,标志着我国在航空制造、高铁、高精尖建筑等领域的国产化进程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该设备与配套的装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此项技术填补了航空制造关键环节的空白,为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05

AG600首次野外汲水投水演练,圆满完成!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近日在吉林省松花湖水域圆满完成了首次野外环境的汲水投水演练

演练当天,AG600飞机自长白山机场起飞,飞行约190公里抵达松花湖水域后迅速进入作业状态。

目前,AG600飞机的批产三架机已全部完成生产试飞,年内将交付用户。未来,AG600还将进一步开拓驻防范围,与地面消防力量形成立体化的森林安全防护网,持续提升森林防火灭火能力。

探索永不停歇

从深邃太空到万里极地

中国智慧正书写崭新答案

更多惊喜,未来可期!

相关阅读

  • 注意!有外卖档口利用AI技术营造“精品堂食店”氛围

  • admin国内
  • 10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王女士浏览外卖平台时,发现一家专营拌饭的外卖新店。店铺头像吸引了她的注意:图中的饭店位于室外,上方是醒目的招牌,下方是人头攒动的场景,不仅店里店外坐满了人,连门口都排起了两行长队。不过,王女士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放大一看发现,这张图并非实景,而是有着明显的AI生成痕迹。
  • 《沉默的荣耀》聂曦饰演者魏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与原型人物的能量同频共振”

  • admin国内
  • 【环球时报记者 周洋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丽华】一部《沉默的荣耀》,让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对台隐蔽战线的英烈们为观众所熟知。在该剧中,魏晨饰演的聂曦是吴石将军(于和伟饰)的副官、学生,以及“东海情报小组”一员,最终英勇就义。魏晨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从原型人物身上感受到了能量,“这种能量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至今还能与我们同频共振”。这种“能量”也打动了两岸观众,正如魏晨所说,“虽然历史已定,但再次呈现出来的时候依然是滚烫的。”
  • 从“土三轮”到“全球潮品”,这里的“三蹦子”何以“闯世界”

  • admin国内
  • 新华社南京11月2日电(记者何磊静、毛俊)曾被视为“草根”象征的中国电动三轮车,正以轻巧实用、性价比高的独特魅力驶向全球,成为欧美庭院、东南亚市集和南美庄园小道上的“新风景”。这股风潮背后,是江苏徐州丰县从贫困县成为全球最大电动三轮车生产基地的故事。
关键词不能为空